“儿童与家庭发展”学术论坛:在快速变迁时代培养积极发展青少年成功举办

2024 - 01 - 03

                                            

2023年12月28-29日,由香港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主办,西南财经大学tyc1286太阳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承办的“儿童与家庭发展学术论坛:在快速变迁时代培养积极发展青少年”在西南财经大学成功举办。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城市学院以及西南财经大学的学者共同参与了本次论坛。

“儿童与家庭发展”学术论坛合影

论坛开幕式于28日上午在西南财经大学tyc1286太阳集团(中国)有限公司院长杨海洋的主持下开展。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桂富强教授以及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tyc1286太阳集团(中国)有限公司特聘教授彭华民分别进行致辞。桂富强教授强调儿童青少年相关的研究在当今快速变迁的时代中非常重要,从事相关研究的老师和学生应该有更广阔的研究空间,也希望这些研究能促进国家和民族更好地发展。彭华民教授在线上致辞中介绍了“共创成长计划”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提出应当建立跨学科的研究团队,促进儿童青少年研究更好地发展,并祝愿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西南财经大学tyc1286太阳集团(中国)有限公司院长杨海洋担任开幕式主持人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桂富强教授致辞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tyc1286太阳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特聘院长彭华民教授致辞(线上)

28日上午的主旨演讲由西南财经大学tyc1286太阳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副院长邓湘树主持。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Bruce Thyer教授在线上针对儿童福利研究支持干预循证实践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中国在采用广泛的干预措施之前,应该在被广泛运用之前使用试点测试,并证明其是有用的,中国学者应当根据中国的特点,为青少年和家庭提供有效的干预方法。石丹理教授从中国青少年面临的现状、香港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的常见问题、青少年(香港)正面成长计划的影响、田家炳“共创成长路”计划推行历史以及具体评估结果和实践中教师、学校的反馈等方面讲述了田家炳“共创成长路”计划:十年的成果。云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社会工作系系主任高万红教授介绍了减低易地搬迁社区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社会工作实践,高万红教授表示,云南省农村地区的儿童青少年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目前国内对于其相关问题的干预仍较为匮乏,并向大家详细介绍在云南地区“共创成长路”课程针对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开展的具体干预过程。

28日下午的主题演讲在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赵莉教授的主持下顺利开展。赵莉教授首先向大家汇报了四川大学团队研究的关于成都儿童正向成长队列相关研究的情况。西南财经大学潘彦谷副教授、周正副教授以及顾珉珉副教授就儿童青少年领域相关研究发现进行展示。潘彦谷副教授向大家介绍青少年自尊与社会关系相互作用的追踪研究;周正副教授向大家汇报了西南财经大学正向成长团队关于父母控制和青少年积极发展品质对农村地区抑郁的影响的三年追踪研究;顾珉珉副教授就青少年的减低焦虑症状和增加主观幸福感的多元正向心理要素干预研究与大家进行了讨论分享。在下午论坛的最后,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于璐副教授、朱小琴助理教授、黎翔助理教授以及窦迪娅助理教授就目前正在研究的有关于不同维度的儿童青少年相关问题和心理健康成长进行了论文的分享与交流,并由石丹理教授进行了点评以及提出了相关建议。

29日上午的主旨演讲在石丹理教授的主持下开展。彭华民教授在线上向大家介绍中国农村从反贫困战略到乡村振兴的政策转型研究,提出应结合青少年帮扶发展政策,将“共创成长路”计划纳入青少年政策内容服务体系中。北京城市学院林霞教授在报告中提出,在教育新生态下学校社会工作实践权应当得到更多的反思,并引用北京市学校社工站示范项目A作为实例具体展开介绍。香港理工大学梁倩仪副教授向大家展示近年来所研究的有关于家庭抗逆力网上学习证书课程之成效评估,并播放相关视频帮助大家进一步加深对于相关研究的了解。

29日下午的主题分享在西南财经大学周正副教授的主持下顺利开展。主要围绕四川大学团队以及三位西南财经大学的副教授的相关研究报告进行。来自四川大学的石薇副教授、蒋莉华副教授、胡蕊硕士研究生以及郭新雨硕士研究生围绕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儿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相关领域与现场的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西南财经大学崔坤杰副教授、陆怡霏讲师以及齐少杰副教授从青少年居住环境的迁移、社会资本、场域以及家庭负债等方面就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问题和发展进行了汇报与交流。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及成长问题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共创成长路”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无疑成为当今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相关议题。“儿童与家庭发展”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为学者们提供了交流讨论的平台,也为更好地在快速变迁时代培养积极发展青少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